探索/explore
微信掃一掃
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加好友
一個產品從創意到落地的過程中,最重要的莫過于它的結構設計。
一個產品的外觀設計就是這個產品的靈魂,可以讓產品看起來有趣還是呆板,高檔還是平庸。
那么結構就是讓這個靈魂停駐的軀殼,工業設計與大部分設計都不相同,工業設計停留在平面圖上是沒有價值的,只有批量生產出來,才是產品設計的最終目的。
產品外觀設計的如何精巧,最終都要通過結構設計,讓它可量產化。
無論是塑料產品還是五金產品,結構設計時,都需要遵循基本的設計原則和思路。
包括:選合理的材料、用合理的結構、簡化模具結構、控制成本等。
01
選用合理的材料
產品是材料構成的,在產品設計的初期,外觀設計師就要開始考慮材料的使用。對于結構設計而言,對材料的選擇應該更加專業,不僅僅要考慮到產品的美觀,還要考慮產品的強度,耐用性,表面處理等等。
02
用合理的結構
產品設計中,結構設計應該越簡單越好,在達到產品功能要求的目標后,結構越簡約,模具的制作上就越簡單,簡單的結構可以節省生產和組裝成本,良品率也會相應增加。
比如說,產品的結構設計中,固定方式有很多:螺絲、卡扣、雙面膠、熱熔、超聲波焊接等。如何選擇這些固定方式呢?
螺絲固定:可靠性最強,且可拆卸,是最佳的固定方式,但是成本就相應增加,安裝成本也相應上升。
卡扣固定:簡單方便,但是可靠性不強,可拆性也欠佳。大部分時間需要和螺絲結構互相配合。
雙面膠和熱熔等固定方式:可以避免螺絲孔破壞外觀面,但是可拆性比較差,一般用于小產品或者小面積使用。
產品的結構設計中,不應該有多余的結構,冗余的部分,就意味著對設計時間的浪費、模具加工的復雜程度上升、組裝難度的增加、良品率的下降。
結構設計的合理的標準應該是:需要做的必須做,不需要做的必須不做。做到每一個卡扣、每一個加強筋都是有用的。
03
簡化模具結構
產品設計最終是需要量產的,量產就避不開模具來成型。就算結構設計再如何精巧,最終無法開?;蛘吣>邔崿F不了,都是不合格的結構設計。對于結構設計工程師而言,要懂得基本的模具結構和產品成型方法,對于外觀設計師而言也一樣。唯有如此產品設計過程中才能盡善盡美,讓模具更簡潔。
比如說,模具倒扣是常見的影響拔模的問題結構,模具解決倒扣的方式常用斜頂和滑塊,但是這種方式會增加模具的復雜程度和制造成本。在進行外觀和結構設計過程中,有模具倒扣的部分要盡量排除掉,讓產品可以正常出模。
一些內部扣位可以通過擦穿或者碰穿的方式簡化模具結構,但有些倒扣需要保持倒扣,不破壞外觀面,就只能通過增加滑塊和斜頂實現脫模。
產品設計過程中,在滿足產品的基本需求上,也必須簡化模具來提高產品良品率、降低成本。
03
成本控制
大部分時候,產品設計的目的是批量生產,在市場上銷售的,因此產品的成本在某種意義上才是設計的核心。成本高低不同,就決定了產品在市場上的利潤多寡。因此產品外觀和結構設計過程中,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控制成本。
(1)滿足功能和外觀的范圍內,盡量選擇低成本的材料。
(2)結構設計過程中,盡量減少結構的零件和拆件。
(3)降低產品結構復雜程度,降低模具成本。
(4)選用合適的固定方式,壓縮組裝成本。
(5)根據產品定位和外觀設計要求,需要合適的表面處理方式,壓縮加工成本。
(6)盡量采用甲方現有的物料,盡量使用統一規格的物料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