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產品從創意到落地的過程中,最重要的莫過于它的結構設計。
一個產品的外觀設計就是這個產品的靈魂,可以讓產品看起來有趣還是呆板,高檔還是平庸。
那么結構就是讓這個靈魂停駐的軀殼,工業設計與大部分設計都不相同,工業設計停留在平面圖上是沒有價值的,只有批量生產出來,才是產品設計的最終目的。
產品外觀設計的如何精巧,最終都要通過結構設計,讓它可量產化。
無論是塑料產品還是五金產品,結構設計時,都需要遵循基本的設計原則和思路。
包括:選合理的材料、用合理的結構、簡化模具結構、控制成本等。
01
選用合理的材料
產品是材料構成的,在產品設計的初期,外觀設計師就要開始考慮材料的使用。對于結構設計而言,對材料的選擇應該更加專業,不僅僅要考慮到產品的美觀,還要考慮產品的強度,耐用性,表面處理等等。
- 根據產品的使用場景來選擇
- 比如設計的產品是消費類電子產品,材料選擇應該用強度高、表面處理工藝簡單、耐腐蝕、耐老化、易成型。比如塑料材質:PC、ABS、PC+ABS等,五金材質:不銹鋼、鋁、鋅合金等
- 如果產品用于食品就應該選用環保無毒、耐寒、耐熱,甚至是無色彩添加的材質。飲料瓶選擇PET,食品包裝使用PP、PE等,飲用水的杯子使用PP、PC等。
- 如果嬰幼兒使用的產品,需要選用柔軟、無害、耐熱、耐摔的材質。比如:硅膠、PP、PE等
- 根據產品的市場定位來選擇
- 產品的市場定位對材料的選擇也是舉足輕重的,不同檔次的產品選擇的材質自然不同。產品質量分高中低檔,不同的檔次對于不同的市場,按照市場定位的差別,選材的角度也不同。
- 在產品設計之前,應該充分了解產品的市場定位,高檔產品的設計中,材料應該優中選優、中檔產品的設計選材要注重性能,而低檔產品的設計選材要盡可能壓縮成本。
- 根據產品的功能來選擇
- 不同功能的產品,對材料的要求也不同。比如有的產品會被移動的非常頻繁,而有的產品相對更加固定。比如運動產品,就要考慮耐磨、抗打擊。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使用PA(尼龍料)、POM(賽鋼料)
- 根據甲方要求來選擇
- 不同的公司會有各自的供應商,同樣的產品,滿足產品設計要求的材質可能有很多,價格也有相應的差別,選用什么材質應該與甲方充分溝通。